別名:小葉中華、大葉阿薩姆 學名:C. sinensis subsp.sinensis
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,是中國茶文化中的主要茶品。
明朝時產於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種為紅茶鼻祖,1610年荷蘭人透過印度尼西亞殖民地將小種紅茶運往歐洲,開始了西方紅茶文化。
紅茶與綠茶不同,綠茶會隨著時間而失去味道,但紅茶能夠保存相當長的時間而味道不變,因此紅茶能適應長途運輸,這也許是紅茶傳到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所有紅茶都是由灌木(小樹)山茶的葉子製成,目前分支的兩個大類為小葉中華品種(C. sinensis subsp.sinensis)和大葉阿薩姆品種(Anchimus subsp.assamica)。
紅茶是經過採摘、萎凋、揉捻、發酵、乾燥等步驟生產出來的;比綠茶多了發酵的過程。發酵是指茶葉在空氣中氧化,發酵作用使得茶葉中的茶多酚和鞣質酸減少,產生了茶黃素、茶紅素等新的成分和醇類、醛類、酮類、酯類等芳香物質。
因此,紅茶的茶葉呈黑色,或黑色中參雜著嫩芽的橙黃色;茶湯呈深紅色;香氣撲鼻;由於少了苦澀味,因而味道更香甜、醇厚、回甘。
目前紅茶的產地主要有中國、斯里蘭卡、印度、肯亞、印度尼西亞等。